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文明养成 正文

“微创新”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

发表时间:2021-02-08 来源:靖江市文明办
 

  日前,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2020年学校微创新实践案例评选活动结果出炉。我市城北小学、季市中心小学、滨江学校、实验学校天水分校、越江小学、外国语学校等6所学校的7个微创新案例,具有校本化、特色化、独创性,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,获得泰州市表彰。今天,让我们来看看获奖的七大素质教育创新案例。

 

  城北小学: “行知实践课堂”让少年有梦想
  2020年,城北小学编制配套校本教材,设计一学年40课时的“行知实践课堂”课程,涉及职业生存体验、生命安全体验、城市文化探索、科学科技实践、创造美好生活五大主题,细化为“我是梦想规划师”“理财小当家”“急救小先锋”“生命小卫士”“家乡代言人”“城市小主人”“自然小使者”“科技小达人”“家政小能手”“家人开心果”十大系列。

  据悉,“行知实践课堂”依托每周一节的少先队活动课,精选与少年儿童学习、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,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相结合,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、体验性活动。不仅如此,城北小学与社区和社会力量广泛联动,采取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,整合市政部门、金融系统、公益组织等单位的资源,邀请社会各界的青年精英担任特聘辅导员,走进课堂,以课程为基础、家庭为补充、社会为天地,组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。

  “行知实践课堂”注重知行合一和多元化,是“少年有梦想,青年有信仰”的具体践行。“行知实践课堂”,正在以课程的形式和更为丰富的主题,为队员们推开一扇认知的小窗,帮助他们理解家乡文化、认同家乡文化和践行家乡文化,培育家国情怀,构筑梦想和未来。

  

  季市中心小学:从小植入“乡愁”情结

 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成果展示活动中,季市镇中心小学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“美食坊”广受好评。这是该校开展“传承文化,品味家乡”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之一。

  春食“春拌”凉菜,感受春始万物萌发;夏尝“锅塌蚬子汤”“夏水汤”,了解季市水系纵横、水产丰富;秋品“荷叶桂花茵糕”“涨烧饼”,感受远方思念和团圆祝福;冬吃“酒酵馒头”“老汁鸡”,听年味故事,感悟丰收喜悦。低年级的“体验”课程,围绕“识美食,知家乡”主题,通过观、辨、尝等方式,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美食。

  中年级开启“实践”课程,开展美食探究和职业体验。学生们深入美食制作现场,化身“小小点心师”;同时,访问身边的年长者,或把美食传承人请进课堂,了解美食的前世今生及美食背后的名人轶事,探寻美食的变化发展。

  高年级开设“研究”课程,以设计制作、社会服务为主,通过编制食谱、设计商标、绘制美食导游图等方式,为家乡美食发展献计献策。在参与、讨论、创作的过程中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,实现多科融合学习方式的变革,同时提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社区服务意识。

  “传承文化,品味家乡”课程让学生在实践、体验和研究中提升综合素质,形成对家乡人文环境的系统化、整体化认识,提升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
  

  滨江学校:“吹橡皮”游戏让课堂妙趣横生  
  新冠疫情下,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增强自身抵抗力是一个重大课题。为提高学生身体机能,滨江学校创新设计“吹橡皮锻炼肺活量”游戏,对低年级学生的室内体育课进行微创新。学校利用小学生好玩多动的特点,采用“吹橡皮”游戏的方式,锻炼学生肺活量,提升学生肺部功能。

  “吹橡皮”游戏是将橡皮放在靠近教室过道的桌子边缘,学生尽力将橡皮吹到中线,谁先到,谁获胜;谁先将橡皮吹到对面,谁就获胜;在桌上放置铅笔盒等障碍物,进行障碍赛;先猜“石头剪刀布”,再吹橡皮,并记住自己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吹了几次。

  滨江学校教师陈海垠告诉记者,“吹橡皮”游戏是使用深呼吸法进行锻炼,通过练习,不断增强呼吸肌及肺和胸廓弹性,游戏的趣味性使得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增强,而孩子在积极地呼吸运动中,肺部得到锻炼,增加了肺活量,能充分利用肺活量,向血液提供更多的氧气,使精力更加充沛。趣味性十足的“吹橡皮”游戏还让学生们自然养成了遵守规则的习惯。

  

  实验学校天水分校:“油画棒”提升学生审美力  
  实验学校天水分校紧扣小学生乐于探索的特点,探索油画棒的各种使用方法,开展了“油画棒”美育创新教学活动。

  活动中,学生们运用“看”“摸”“刮”“画”等方法,自行探索油画棒的触感,进行初级感知;对“点、线、面”进行涂鸦体验,体验用力点的区别和节奏的韵律。经过薄涂法、厚涂法、渐变法、刮料法、水油分离法等训练,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使用油画棒的基本技法。学生在不断实践和讨论中发现,创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笔触组合营造出相应的意境。教学过程中,为了让学生感知油画棒的色彩表现力,老师教授学生们使用渐变法、叠涂法等,并通过赏析和临摹大师作品,从笔触色彩、透视构图、创作意图等方面进行分析,体会大师创作时的心境和意愿。

  学校还鼓励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写生,结合所学知识,借鉴油画的审美情趣和用笔用色的技法,描绘生活中的美。

  “油画棒”美育提升行动提升了学生审美力、想象力和创造力,改变了学生对油画棒平涂的惯性思维,涌现出一批优秀美术作品。

  

  越江小学:以“菊”为媒,知美向美 
  养菊花、赏菊花、护菊花、画菊花……为了充分发掘身边的优质教育资源,越江小学因地制宜,开设了特色校本课程——“菊花课程”。

  学校的“菊花课程”以“菊”为中心,通过“知”“养”“赏”“学”等几个环节开展实践活动。“知菊”鼓励学生们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生活中的菊花,感受菊花独特的品质。“养菊”是孩子们最心驰神往的活动,大家纷纷拿起小铲子,铲起了泥巴、沙子,亲手种下一株株菊花苗。“爱菊”活动中,学生们成立了“护菊小蜜蜂”团队,保护那些盛开的菊花。“赏菊”活动中,不仅能看到孩子们用手中的相机拍摄的菊花作品,还能听到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菊花。“绘菊”更是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绘画才能,菊花的美丽在稚嫩的画笔下得到了永恒。“咏菊”则将学生与经典名篇联系在了一起,课间课后成了大家饶有兴味的经典诵读时间。

  “秋菊能傲霜,风霜重重恶。本性能耐寒,风霜其奈何。”每年11月,越江小学都会举行“校园菊花节”,让学生与菊花来一次亲密接触。“经过‘菊花课程’的学习,孩子们亲身经历、亲手实践,并被菊花高雅、坚韧的性情,傲然不屈的气节深深地影响。”越江小学校长蒋少忠表示,在“菊花课程”中,孩子们主动去探究、去经历、去感受,实践操作能力、分析问题能力、综合表达能力、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养也都得到了提升。

  

  

  外国语学校:用实验点亮学生的“科学梦”
  “车子为什么会跑起来呢?”“为什么车灯会亮?”为了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,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、动手操作能力,提高科学素养,外国语学校通过斯特林发动机实验,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。

  实验前,学生们自行准备材料,包括底座、热缸、发电机、动力缸、飞轮和LED灯泡。大家用小块木头作为底座,经过磨砂纸打磨,用自攻螺丝固定好加热缸支架、发电机支架、动力缸支架,组装好动力缸套件、加热缸套件,通过飞轮和副轮把加热缸套件和动力缸套件固定到发动机轴上,在发电机上引出电源线,焊接好电子昆虫与电源线,将电子昆虫固定在底座上。在科学教师的帮助下,学生点燃酒精灯,预热加热缸30秒后,用手拨动飞轮,发动机就轻快地转起来了,同时发电机发电,电子昆虫交替闪烁彩色灯光。

  通过斯特林发动机实验,学生们深刻理解到斯特林发动机的原理。外国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,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,而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,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。

   

  城北小学:娃娃微议政,社会微改变

  让成人倾听儿童的声音,让儿童有发声的平台,城北小学积极探索“儿童议事会”机制,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。

  “不能把瓜果皮随意扔在楼道里,乱扔的话可能会让人摔倒。”在城北小学的“议事桌”上,几名儿童议事员热烈讨论“我眼中的楼道文明”,大家条理清晰地说出自己的建议,为社区和学校打造文明楼道建言献策。台下坐着的还有北大街社区、布市里社区的负责人,她们认真倾听并记录着孩子的想法和建议。

  2020年,城北小学结合靖江文明城市创建,推出“交通安全我做主”“公筷公勺 用餐有礼”“文明社区 你我‘童’行”等多项文明议题,以宽松的氛围和议事平台,培养了孩子的公民意识和思考习惯。

  “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做些装饰品美化我们的楼道。”议事员沈昕妍提出意见,而刘鸿宇则在彩纸上一笔一画写下这个建议。这张记满儿童议事员建议的彩纸成为了议事活动的“文明公约”。看着写得满满当当的“公约”,刘鸿宇兴奋地说:“参加儿童议事会,大人们愿意倾听他们对学校和社区建设的想法和建议,我们也获得了文明的熏陶!”

  儿童议事会通过文明议题的设置,让童眼看文明,童言议文明,再将文明公约带到同学、家庭、社区之中,从而形成社会的合力,达到传播文明的功效。